Search

#陪伴孩子度過觸覺敏感時期

不知是因剖腹產,新手爸媽易緊張還是天生氣質與基因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陪伴孩子度過觸覺敏感時期

不知是因剖腹產,新手爸媽易緊張還是天生氣質與基因,我的大女兒小時候有觸覺敏感的狀況,研讀了一些文章,發現幾乎都符合,例如:

1排斥新事物;新的玩具,新的空間,新的人(連一週見一次也算是新人)
2抗拒不平整的觸感;不敢踩草地、玩沙、碰觸顏料或麵團。
3只給特定人抱;除了母親其他人都不要,若家族聚會有長輩硬要抱,當天晚上我們都不用睡了,會尖叫大鬧整晚。
4其它崩潰的點:有螞蟻在溜滑梯上、吹風、汗滴到脖子、頭髮碰到臉、蒼蠅飛…

這天剛好和一位幼兒老師閒聊,她看過不少孩子,
覺得這樣敏感型的孩子其實”症狀”是會一直持續下去的,
但觀察我家老大目前漸漸沒有這類問題了,想了解我是怎麼帶過來的?簡單來說就是:
#給予足夠的安全感 以及 #在不引發情緒的前提下盡量地冒犯她

回顧過去三年半的經歷

斷奶前,這個孩子兩小時吃一次奶,一次吃一小時(詳見"追乳戰"一文...BUT我還沒寫好XD),一定要母親抱,連每天把屎把尿的爸爸抱也不行,我媽媽手嚴重到無法寫字和晾衣服,卻還是得抱。
妹妹出生後,每天討抱得更嚴重,而且不知是愛看書還是想獨佔媽媽,每天要坐我身上要求講好幾十本書,還好當時的妹妹可以躺在自己的床位一個人玩。

大約兩歲半,我揪幼兒塗鴉老師來家裡上課,她連續好多堂課畫紙都是空白的,上課的姿態全身僵硬,雙手握拳,表情超臭,如果當天一直鼓勵她碰顏料,半夜就會做惡夢,叫著說"不要!不要!"但除了塗鴉以外,唱歌聽故事以及期盼老師上課前的這段時間她都非常喜歡。

帶去戶外走走,風吹拂在臉上,她尖叫著說不要,
一會兒是風冒犯了她,一會兒是頭髮冒犯了她,
一下是蒼蠅,一下是是流汗不舒服。
我必須耐著性子緊緊地摟著她,陪她一起踏進自然中,
假裝每一片樹葉、每一顆石頭都有趣的不得了,

雖然我知道親子館有空調有玩具,
而且平滑的塑料玩具不會引發她的抗拒,
顧起來會比較輕鬆,
但我希望她能接受更多世界的不一樣,
有更強健適應環境的能力。
因此在田野中我讓她看到媽媽很開心的樣子,

到處撿拾不同顏色的落葉,
聚成一落聆聽踩踏時的唰唰聲;抓一把甩上天際在落葉雨中跳舞,
一邊抱著她,一邊看風景講故事,
試圖藉由帶著她觀察環境中的有趣,
來讓她忽視甚至習慣身體細微的不舒服(例如流汗或風吹)。

漸漸寶貝再長大些,口語表達能力更清楚了,
當出門抱怨風吹到頭髮時,我會教她自己處理,
我會假裝自己很忙沒辦法幫她,但嘴巴會不時地出聲鼓勵
「你好棒會自己想辦法」;
我也會解釋並詢問她:
「出來玩就會需要走一段路,會遇到蒼蠅或你不希歡的東西,
你要選擇都待在家不出門?或是跟媽媽妹妹一起出來玩?」。

#現階段的孩子很黏媽媽也很愛玩

孩子通常會選擇後者,
但母親確實會很辛苦,
因為她不會因為選擇跟你出來就不再抱怨,
她會一陣一陣地吵鬧反映著她的不自在,而
你也必須不斷地想辦法轉移她注意力和不斷地提醒她:
「你做了一個很棒的決定」
(不是恐嚇她"這是你剛剛自己做的決定",而是讚揚她"做出了很棒的決定")。
如果這個時期,我們都選擇待在空調房或待在親子餐廳,
她的環境刺激相對單一,未來要適應戶外就會更辛苦。

好不容易,
三歲開始,大女兒突然願意跟人打招呼了
(我揹了好久"不打招呼就是沒教好"的黑鍋),
並主動跟我說想畫畫,看著大寶帶著二寶一起從客廳畫到浴室,從畫紙畫到肚皮,我感到好欣慰。
帶去上團體課也比較融入課堂,
專注力不會全部都放在母親身上。
到了妹妹兩歲也能跟著融入團體時,
姊姊有了熟悉的伴,上課狀況也更好一些了。

我認為當幼兒(0-4歲)沒有足夠安全感的時候,
不要勉強她專心上課,先經營親子關係,
多陪伴,多擁抱,
對於觸覺敏感的寶貝,
可以更努力去營造多元刺激的環境但不要強迫她加入活動,
可以僅陪伴她一旁觀察。

#什麼是多元刺激的環境呢?
例如:動物園-有室內有室外,場館內有空調,也有印刷精美的告示牌,野地上有各式各樣的植物和生態,帶著孩子撿蟬蛻,摸鹿毛,即使孩子一次不願意兩次不願意,但這些生活經驗都印在她的心裡,她會越來越熟悉這些所謂的新事物。在昆蟲館,蝶兒飛舞的同時,孩子可以沿著長廊穿梭消耗體力。
在鳥園,聽著此起彼落的樂聲,孩子大聲地唱和也不會招路人側目。
真的很熱很累時,就去教育館休息吧,微暗的室內和柔軟的地墊能幫助寶貝安靜下來,也許在長椅上稍微小憩一會兒,也許把玩一下電子互動裝置。

有時擾嚷,有時靜默;有時明亮,有時陰暗;
有時大人陪孩子,有時孩子陪大人。
讓寶貝學習適應不同的環境,擁有安穩的內在力量。

隨著年齡漸長,認知、經歷增加,她會更知道自己的能耐,也了解到真正的愛裡沒有懼怕。現階段,親子互為愛的幫浦,當我們為孩子加油的同時,也記錄下孩子對我們的信任與愛,你的用心不會白費!希望能幫到有類似挑戰的家庭^^

----為觸覺敏感寶貝設計的美學課----
請點入連結了解詳情
https://m.facebook.com/story.php?story_fbid=2127905717476049&id=1995006844099271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培養創意與自信的創作成長課程 從引導幼兒探索新事物、克服恐懼的【塗鴉課】,到帶領兒童玩科學、激發創意應用的【多媒材探索課】,逐步培育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
View all posts